唐王镇位于济南市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东、北与章丘市接壤,西临济南国际机场,南靠济青高速公路,面积73平方公里,有耕地4813公顷,常住居民6万人。
唐王镇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于此地安营,在考察一番后赞誉道:“齐鲁多圣贤,物华天亦宝,人杰地更灵,大业在此成。”唐王镇由此而得名。
古代唐王镇一带地势低洼,巨野河堤岸高出河床5米多。大约在唐以前,河边韩庄村居住一大户人家。这户人家沿河床处向北修建一条长75.3米的地下隧道,隧道用青石砌成,顶部为拱形,宽约1.5米,隧道出口安装了一座精雕细刻的青石龙头。巨野河依水位差沿隧道从龙嘴中不断喷吐河水,供村民使用。时人把巨野河比作神龙,并把河水称为“龙泉”,龙嘴下面设有活动的石板,来控制水量大小,并在龙泉处建蓄水池塘一座。
龙泉寺位于唐王镇韩家庄南首,现唐王镇中心小学院内。唐开元年间佛教盛行,在距龙泉5米正中处修建了大雄宝殿。由于紧靠龙泉,故取名为龙泉寺。金辽时期又按辽代建筑风格进行重修,以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东西配房各三间。明朝天顺年间,五台山佛僧瑢公率徒至此传播佛教文化,为龙泉寺第一代主持长老。期间在殿后增置僧舍三间,并绿化寺院,种植松柏,在殿西南50米龙泉寺和尚碑 处引种雌雄银杏树两株。明成化七年(1471年)瑢公圆寂。1960年代初,其墓塔在唐王镇整修巨野河时出土,现存于大殿左侧。明嘉靖年间重修龙泉寺,增置东西鼓楼各一座。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龙泉寺内扩建了文昌殿、泰山圣母院,同时重修了寺门。至此龙泉寺全貌形成。总占地面积约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
龙泉寺共分四大院落,有楼堂殿阁、廊房、僧舍。中间大雄宝殿,殿前有通道,直通庙门,通道两旁古柏参天,碑石耸立。东西厢房有钟鼓楼各一座。大雄宝殿是龙泉寺主殿,东西长11.5米,南北宽8.5米。坐落在15米见方的3米高台之上,气势恢弘,面阔3间,进深2间,木质框架式,砖石填围筑成。
大雄宝殿为歇山顶,正脊和戗脊都是带有浮雕图案的琉璃瓦和吻兽造型。四角挑檐长1米,挑檐下挂有风铃,微风起处,叮当作响。有声有色,十分壮丽。殿前筑有月台,叠檐下有斗拱和精美的彩绘,彩绘色彩鲜艳夺目,殿内供有释迦牟尼像,两旁侍立十八罗汉,有天王金刚等塑像。满墙壁画,琳琅满目。
西院是泰山圣母像,两廊有宣传轮回之说的十八层地狱。圣 母殿前有雌雄银杏树两株,参天拔地,郁郁葱葱,据考是明代移植。东院是文昌阁,供奉司理文章图书的帝君。古时香火隆盛,邻近各村早晚都可以听到庙里的暮鼓晨钟。1930年代,每逢山洪爆发,古钟伴随山洪撞击大桥发出的轰轰巨响,催促着四周村民,前来抢险护堰。龙泉寺在当地为驱邪避难的象征。
清初以来,龙泉寺每年第一个庙会是农历正月十六、三月廿八、四月初八日举办3次庙会。正月十六为“元霄灯会”,远近40多个村组织的八仙、抬阁、龙灯、旱船等文艺节目来唐王“走桥”拜神;三月廿八为“酬谢神佛”,几十个和尚连续举行7天佛事活动;四月初八日为“物资交流会”,附近百里以内商旅云集于此,人山人海,煞是热闹。
道光年间,当地名人韩茂首倡在距大雄宝殿后80米处修建了义学馆。同治八年(1869年)设文昌书院,文人墨客按时聚会,切磋五经四书及诗词歌赋,有“义学之冠”之誉。曾在这里聚会的学子,考取进士2名,举人2名,廪生2人,秀才12名。
龙泉寺历尽1300多年沧桑,今幸存的有大雄宝殿1座,古银杏树两株,义学馆旧址三间。1983年12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