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堂村,位于博山城西十公里处的双嘴山东北麓,距域城镇政府驻地西南十公里,属石门景区的一个自然村。
龙堂村,清乾隆八年(1743)《续修淄川县志》《博山县志》和清嘉庆四年(1799)《林木碑》均载名为“龙堂”。
龙堂村貌
据1986年《博山区地名志》记载,因村处蛤蟆顶下的草峪岭东麓,岭似青龙,尾上头下,岭下又分两岭,似龙须,村处两岭之间,故名“龙藏庄”。又因上古先民,为斗穷山恶水,在大峡谷中,分筑拦洪坝,加上天然石臼湾,大雨过后,形成一个个水塘,故名为“龙塘峪”。清雍正十二年(1734),清廷下令:以颜神镇为主,在北割淄川县十七个村和西割莱芜七个村新置博山县时,其中就记载有“龙塘峪”,因“塘”和“堂”系谐音,故而演变为“龙堂庄”,“龙堂村”。
龙堂村,村域面积约2.1平方公里,村民87户,229人,历史上最多达318人,民居 280间。现在常住人口30人左右,大量房屋闲置,渐成空心村。现全村共有刘、王两个姓氏,刘姓占 80%。据有关地块名称和古碑刻记载,如村中钱家大门,钱家羊圈,南坡的张家大地,后峪的孙家墓田,双嘴山后坡全村最大地块——沈家大地,说明民国前后曾有钱、孙、沈、张等姓居住,期中刘、钱、沈为早期座落户。
龙堂村坐落在龙堂大峡谷北侧悬崖峭壁向阳的半山坡上,东与蝴蝶峪接壤;西与夹山村毗邻;南与岭西景区桃花泉村相连,北与黄石坞村为邻,地处三县搭界的古交通要道,朝迎旭日,背倚青龙。奇山、幽谷、绝壁、古道、林海,四季有景,形成集山、水、林、泉、路于一体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龙堂建村年代久远。村西刘氏祖茔中乾隆元年(1736)《刘氏祖茔创修碑记》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刘氏谱碑》记载:“洪武年间枣强迁发以来,上右太祖,颜城居住……十一世坐绪祖,因明景泰年间遭逢大乱,移西山之迹龙堂之墟”而定居。由此可见,仅刘姓在此居住已长达560余年。
数百年来,龙堂刘氏名人辈出,清光绪年间的村人刘序昅在博山和济南设老字号“同顺堂”,规模宏大,是颇具影响的陶琉商人。刘序海(1889—1978)曾是袁世凯部下的要员之一(师长);刘同成(1921—1994)在建国前一段时间任中共党组织的十三个村的民兵联防大队长,曾带领民兵去四十亩地日军司令部摸黑打掉敌军一炮楼,缴获枪支弹药若干,其中机关枪一挺。并多次受到上级嘉奖,是时八路军《泰山时报》曾报道其先进事迹。在抗日战争期间,该村已成为八路军重要根据地之一。
龙堂村周边散布着众多古迹名胜及古文化的遗存。村西的齐长城,村北的龙堂寨,古槐、古碑、明清建筑四合院、庙宇、刘氏祠堂,虽经风雨沧桑仍保留至今。
沿村中用十八陉中二寸层条形石铺就的曲径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丰茂别具一格的关帝庙,庙的主体建于住户的后墙上,小巧玲珑,塑像已毁,祭台在墙前,其住户是村中最古老的房子之一,庙与房同龄,约在明朝末期。另村内还有“山神庙”“树神庙”各一处。“山神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全庙均用十八陉二、三寸页岩石镶嵌而成。宽底高筑,庙室分前后且出厦檐,刻有饰纹。波浪形的斜面庙顶,栩栩如生的“山神爷”塑像端坐后室。庙前古道旁建一迎宾墙,中间镶嵌着光绪五年的《护林碑》一通,庙后岩缝隙中有数百年的古柏两株。“树神庙”,因古槐得名,古槐龄长,故尊为“树神”,其主干中空,在基部东处有一倒 V 形缺口,依势而建一“树神庙”,以祈祷、希冀树神庇荫子民也健康长寿。两庙现也仅存遗址。
沿路西行,是一株生长茂盛的千年古槐,树围3.5米,主干高40米,树冠300平方米,蔚为壮观(古树系博山西关钱氏汝为捐赠于村民的遗物,详见《博山碑刻》一书中1915年《公义碑记》碑文)。村民焚香烧纸时,形成内串火,情急之下,锯去两大侧枝,从而使古槐失去平衡,渐渐西倾,后将树茎基部分埋于地内,并砌石支撑。村中原来还有两株古槐,一株于 1973年被村民锯倒,另一株自然死亡。
龙堂古槐(树龄500年)
古槐下是博山刘氏祠堂。该祠堂始建于光绪年间,1933年翻建,最初也叫“护林屋”。资金多为龙堂外迁刘姓族众所援建。初为坐绪祖族系的祠堂,因博山大街刘氏总祠堂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拆除,阖族(首)议定:集资、扩建该祠堂,现为“博山刘氏祠堂”,2009年又将“文化大革命”中散落各处部分完好的古碑刻布置到祠堂院内,并珍藏各种版本的刘宝支系的《族谱》,收入了刘宝自洪武年间迁博以来的人口档案与地域小史。斯人已逝,唯遗此祠堂为刘氏后裔寻根问祖的聚散之地。
龙堂村刘氏祠堂
祠堂内有古碑数通,村域中还散布着自康熙年间以来的若干古碑刻,主要有:桃花岭茔地碑、小东峪慎终追远碑、《东林谱碑》《中林谱碑》,特别是村西老祖茔中乾隆元年(1736)《刘氏祖茔创修碑记》(此碑文化大革命中已被毁,1986 年《博山区志》有记载)。还有清同治十三年(1874)《刘氏谱碑》,在其前后面序言中比较详细记载了明洪武元年(1368)先祖刘宝从枣强迁发颜城(博山大街),后又因明景泰大乱,十一世坐绪祖徙居龙堂的过程。该碑从设计到雕刻技艺精湛,气势恢宏(含有上千人名讳),为后世编修《博山支系刘氏族谱》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已被枣强移民文化研究会拓印收藏。
两层石头居民楼(始建于清末)
古槐西是刘序昅四合院,该院始建于清朝中期,光绪年间翻修,从筑材到整体设计十分考究,带月台且宽敞高大的北上房(已拆毁),雕钻精细,文理整齐划一的东二层楼,上层与院落齐平(新中国成立后曾改建为小学),下层依山势下砌成五个进深单间,冬暖夏凉,存储牛羊,有拴马石,相对称的南屋西屋亦宽宏大亮,四角厢房全封闭,坐北朝南且带门卫室和带腰杠的朱漆大门楼,门楣上雕刻有花草鸟兽,大门外槐树下有乘凉的石凳,门前有一亩多的大场院和数间场院屋,在封闭宽大的院内所有房舍均有地道与东楼一层相连通,以供主人逃难避灾时应急之用。
村内四合院还有南、北大门四合院,南场的四合院和王家四合院,均为明末清初建筑。其中最早的是北大门四合院,该院落依山势在室内沿天然石阶而上进二层屋;西屋靠院墙筑台阶拾级而上进二层屋;东屋为外竖木梯爬上进二层;南屋二层与院内齐平,其一层因地势下筑,门窗处院外。紧挨此四合院外的二层楼建筑年代较晚,其门楣刻有阳文“乾元”二字,意为“天”的意思。
四合院大门(建于清朝中期)
沿村西行1公里,在与莱芜市逯家岭村的界山—双嘴山上,有绵延数里的“齐长城遗迹”,其山口处立有《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石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齐长城遗址东折,沿蛤蟆顶、棺材顶行约1公里便到村北雄伟的龙堂寨(俗称大寨),其建筑年代久远,已无从考究(相传是南宋初期贼寇占山为王时所建)。它近乎四面绝壁,仅有西南方向逶迤巉岩一条小道且必须通过寨门才能登顶。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站在寨顶,极目四望,方圆几十里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美景尽收眼底。
村内文化源远流长。很早以前村民自踩大鼓两台,盛夏冬闲季节、逢年过节,练习曲目,锣鼓齐鸣,余音缭绕,回荡山谷。近百年之间,村民也随淄川、章丘一带,喜爱《肘鼓子戏》,自筹资金,聘请该戏行家到村教学戏词戏艺,置办戏衣六大箱,配置乐器,排演《王小赶脚》《墙头记》《吕蒙正赶考》《劈山救母》等二十几块剧目,炎夏雨息、正月十五,分别唱戏三天,邻村观者络绎不绝。有时串村“扮玩”,增加节日氛围。
如今,人们踏着古人铺就的山村小道,享受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便捷,像行走在时光隧道上一样。感受着古村历史的变幻,或倾听历史老人诉说着龙堂的传闻轶事,无端生出一份感慨,忧思与期盼,期盼保护古村落,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特别是对“齐长城”的保护。
龙堂寨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