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英 通讯员 唐睿 詹紫妍/图文
风传花信,雨濯春尘。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PDC项目式学习理念扎根教育实践,4月7日下午,郑州市中原区西流湖小学“三乐”论坛第三讲隆重开讲。本次活动通过一线教师案例分享与专家深度对话的双轨模式,为全校教师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思想盛宴。

当学生用沙盘重构校园时,他们不仅深入认识了自己每天生活的校园,还用知识解决了真实的生活问题。”活动伊始,新街坊小学高娅楠老师以《我为学校建沙盘——PDC理念下的跨学科实践探索》为题,生动还原了该项目从萌芽到落地的全过程。

案例中的项目以“你了解我们的校园吗?”为驱动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组建“项目团队”,通过实地测量、数据分析、沙盘制作等环节,将数学、美术、语文等学科知识自然融入实践。高老师特别展示了学生测量建筑物“角”、“长”、“高”等数据的实践过程,孩子们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式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紧接着,新街坊小学主任陈亚针对教师普遍关心的“如何平衡项目耗时与教学进度”问题提出“微项目”行动策略:“以项目化思维设计的1节课、从学生行为习惯出发的一个小问题等都是项目,只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就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校老师结合自己的项目实践与陈主任展开交流,陈主任结合“我为学校建沙盘”、“平均数”等教学案例为大家解析了PDC项目化思维对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还以“杜甫要开设一个朋友圈”的思路为例展开项目化学习设计路径介绍,参会的老师感慨:“原来项目就在日常教学中,语文古诗词学习也能设计成项目!”

活动尾声,西流湖小学校长付景洋总结道:“今天的论坛不仅是PDC理念的播种机,更是教育创新的助燃剂。当我们把校园变成项目孵化场,教师便成了点燃学生创造力的火种。”他鼓励老师们将PDC项目化学习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如春天般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