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车辆 公司 银行 企业 自己的 万元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湖南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若干措施来了!

4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发布。对参保筹资政策、参保激励措施、参保约束措施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完善。

这份《若干措施》,哪些干货事关参保人切身利益、必须知晓?记者予以梳理。

明确并完善参保筹资政策

《若干措施》明确,职工随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可以选择在户籍地、就业地、常住地按规定参加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

居民(含中小学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可以选择在户籍地、常住地按规定参加居民医保,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动员参保。大中专院校(含本科高校、高职、专科学校和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原则上以学校为单位整体参加居民医保,不得在原户籍地重复参保,参保缴费实行一年一缴,不得按学制年限一次性缴费。

原则上,居民应在集中参保缴费期内,按个人缴费标准参保缴费;在集中参保缴费期外参保缴费,按照个人缴费标准加财政补助标准之和缴费,并设置待遇等待期。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费和大病保险费,缴费期限与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相一致,应当缴纳的保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并确保与参保职工同等享受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

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缴费期内对困难群众参保缴费按规定实行分类资助,资助标准由省级医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并适时调整。一个自然年度内,困难群众身份新增、退出的,个人已缴费用不退回、已享受的资助参保补贴不调整。

在集中参保缴费期外参保缴费,将设置待遇等待期

所谓“待遇等待期”,是指参保人员因未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参保缴费,导致无法立即享受医保待遇,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享受。在医保待遇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需要参保人自己承担。根据现行规定,待遇等待期分为“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

根据《若干措施》要求,自2025年1月起,居民医保对未在集中参保缴费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

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参保人员可通过缴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修复缴费标准按照提出修复申请时所在年度的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执行,每多缴纳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连续断保4年及以上的,修复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之和不少于6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待遇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修复缴费前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10月1日后出生的新生儿,可选择只缴纳次年居民医保费

根据《若干措施》,一个自然年度内,新生儿在出生后90天内参保缴费,待遇享受期自出生之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

对于10月1日后出生的新生儿,可选择只缴纳次年居民医保费,出生当年不享受待遇,次年不设待遇等待期,自次年1月1日开始享受待遇。

儿童福利机构接收的儿童,经核实未参保的可按个人缴费标准随时缴费参保,自进入儿童福利机构之日起享受医保待遇。

新入学大中专院校学生,入学当年已参加户籍地或常住地居民医保,且在学校所在地参加次年居民医保的,医保待遇享受期为缴费当年9月1日至次年12月31日;原已按照学制年限缴纳居民医保费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含应届毕业生),医保待遇享受期统一延长至当年的12月31日。

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参加居民医保、长期护理保险、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和已参保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自付的医药费用。

换句话说,这其实就是之前报道中多次提到的“家庭共济”,是指原来只能由参保职工本人使用的个账余额,现在已可以共济给家庭成员使用。

参保职工可通过“湘医保”app或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等的“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模块,实现线上办理。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账户授权共济使用后,不影响授权人各项医保待遇的享受。个人账户家庭成员共济仅限个人账户余额共济使用,不能共济使用授权人的其他任何医保报销待遇。简单说,个人账户共济的是“个人账户余额”,不是共济“医保报销额度”。

提高大病保险支付限额

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除享受基本医保待遇外,无需另行缴费即可享受居民大病保险待遇。

《若干措施》明确,自2025年1月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居民大病保险支付限额5000元。对当年基金零报销且次年集中参保缴费期正常参保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居民大病保险支付限额5000元。

连续参保激励额度和零报销激励额度均可累计,但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居民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

居民发生大病保险报销并使用零报销激励额度后,前期积累的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第2年重新计算零报销激励额度,但不影响连续参保激励。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的,连续参保时间重新计算。

持续提高参保群众就医体验

《若干措施》明确,要探索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享受“会员制”健康服务新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进“整合资金包、统筹政策包”的医保门诊统筹综合改革。

同时,整合医保门诊基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统筹医保门诊政策和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实行总额预算下按人头包干付费制度。

《若干措施》明确要求,推进医疗卫生乡村一体化建设,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慢性病药品采购、使用、报销范围,推动集采常用药品进村卫生室,医保目录中的高血压、糖尿病用药的集采中选品种全部纳入甲类报销。

此外,允许通过二级医院评审的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用药目录统一,允许达到紧密型标准的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牵头医院用药目录统一,允许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配备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用药目录统一。

来源:湖南日报

相关文章
  • 4月3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东部战区圆满完成联合演训各项任务4月1日至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圆满完成位台岛周边联合演训各项任务,全面检验了部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表示,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持续加强练兵备战,坚决挫败一切“台独”分裂行径。演训期间,在东部战区统一指挥下,山东舰航母编队位台岛以

    2025-04-03 07:45:00
  • 【网络中国节·清明】民乐县西街社区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题宣传活动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为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的祭祀方式,推进移风易俗。近日,西街社区组织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居民以环保、低碳的方式缅怀先人,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文明祭祀理念。在居民微信群、公众号发布《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2025-04-02 17:12:00
  • 沈阳医保关于发布沈阳市2024年度部分常见病次均医疗费用等数据的公告!

    附表如下:(沈阳智慧医保微信公众号)

    2025-04-02 17:04:00
  • 淮北市烈山区杨庄街道开展老年居民免费拍照活动

    为弘扬敬老孝亲传统美德,切实解决老年人证件照需求,4月1日,淮北市烈山区杨庄街道黄桥社区联合阳光公益志愿者在辖区内开展免费拍照活动,吸引百余名居民参与。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引导。摄影团队为年满5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拍照二十张,其中1寸11张,2寸8张,12寸放大相1张,另外加送1张12寸艺

    2025-04-02 14:54:00
  • 一停一降 群众就医负担减轻

    原标题:取消门诊预交金 降低住院预交金(引题)一停一降,群众就医负担减轻(主题)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彭璐 杨正强 陈亚男“不用预交押金了,看完病,开完药,需要多少付多少,这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4月1日上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来自安化农村的周先生开心不已,“这真是一项惠民的

    2025-04-02 14:31:00
  • 阳泉市城区下站街道官坊街社区:鲜花寄哀思 文明祭故人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缅怀故人,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阳泉市城区下站街道官坊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清明节到来前期开展了一系列弘扬绿色、节俭、安全的新风尚宣传活动。倡导文明祭祀 摒弃陈规陋习活动中,社区志愿者深入各个角落,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宣传方式扩大活动影响力,让更多居民了解文明祭

    2025-04-02 11:07:00
  • 这笔钱不用交了!!

    更多新闻 尽在“东港发布”视频号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管理。20世纪80年代,国家

    2025-04-01 19:17:00
  • 共搜救出8名幸存者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开展救援行动

    央视新闻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受灾严重的曼德勒市持续开展救援工作。截至当地时间4月1日8时,共搜救出8名幸存者。其中,中国救援队搜救出4名幸存者,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搜救出1名幸存者,社会应急力量搜救出7名幸存者(含配合国家队搜救出4人)。当前,灾区天气炎热,白天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作业场地蚊虫较多

    2025-04-01 1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