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蔡美萍
作为2018年设立的江苏省唯一一家综合类公平贸易工作站,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持续优化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建立起“发布预警信息、跟踪数据动态、组织通报评议、开展公益培训、研究应对专题、定制技术服务”等多途径的综合性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机制。
在线上,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依托江苏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每年发布国外重点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实时动态,以及WTO/TBT-SPS通报、产品出口受阻信息近9000条。该平台建立了“国外标准动态分析数据库”等7个专题数据库,日均浏览量8000余次,信息被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研究机构广泛转载。平台适时进行提档升级改版,满足用户和国际贸易发展需要。
在线下,该院定期发布专题资讯、分析报告等。该院每年向龙头企业、国家及江苏省有关部门寄送资讯报告8000余份,帮助企业、政府部门提前预判和应对可能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2024年,该院发布《WTO/TBT-SPS通报统计分析报告》《出口受阻统计分析报告》等多领域专题快讯61期、资讯20期。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密切跟踪全国及江苏省重点产业出口市场的技术法规等制修订情况,分析研判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组织产学研用多方参与评议应对工作。对数字、绿色、事实标准等新型壁垒,该院谋划并发起特别贸易关注议题,在WTO例会上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磋商,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近3年来,该院在动力电池、消费品、照明产品、纺织品、化妆品等领域组织和参与了30余项WTO/TBT通报评议工作。该院提出的“关于欧盟玩具安全法规的评议意见”和“关于对欧盟建筑产品法规草案的评议意见”,经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审核报出,获得欧盟官方正式回复。
该院聚焦“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和供应链企业,组织公益培训和研讨,解读目标市场的最新准入要求,助力企业出海合规,培育外贸领域新质生产力。该院先后组织“新三样”相关企业及消费品出口企业开展应对欧盟绿色贸易新政及出口合规专题培训,组织动力电池、光伏、纺织服装等企业举办应对欧盟碳关税专题培训研讨会等;聚焦欧盟实施电池和废弃电池法规的影响开展专项调研,提交分析报告,落实应对举措,并持续跟踪法规实施情况提供技术咨询;针对电力变压器产品出口印度、巴基斯坦等市场的检测问题,推动合格评定国际互认;开展江苏省出口支柱产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等。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跟踪研判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产品出口受阻分析、环境保护绿色壁垒等重点领域信息,进行专项研究。针对美国、欧盟推出关于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措施等,形成调研专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支撑。2024年,该院有20篇专报被国务院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以及江苏省委、省政府采用。今年以来,在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已有3篇专报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用。同时,该院还承担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及有关方面科技项目30余项;出版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专著8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和市厅级奖励14项。
该院还从4个维度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在产业维度,聚焦外贸核心产业和江苏“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十四五”时期江苏重点打造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综合运用市场监管“工具箱”,服务对接产业及企业需求;在政策维度,重点关注产业链安全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政策决策支撑;在市场维度,覆盖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等,跟踪研究国际经贸规则措施动态,强化风险识别;在时间维度,以重点市场技术法规为中心,开展事前信息预警、事中通报评议、事后贸易关注,提升工作效能。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形势,该院将继续锚定目标、奋发进取,更好发挥职能作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经贸产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