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4月27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铭师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全国名校创新发展校长论坛”在杭州圆满落幕。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130余位高中校长齐聚西子湖畔,围绕“名家共话”“数字赋能”“深话拔尖”“绵阳样板”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通过实地参访感知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实践。论坛以“务实、有用、深度、思想”为基调,为名校创新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解题思路与实践范例。

4月24日的“湖畔私享会”以氛围轻松的沙龙形式拉开论坛序幕。与会校长围绕“高中校友会的建设”展开自由对话。南安一中原校长、泉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总校长陈国璋结合数十年治校经验倾情分享。这种面对面交流形式迅速拉近全国各地校长的距离,为后续研讨注入务实基因。

论坛开幕式上,升学e网通首席运营官兼市场部总经理俞宏鑫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互联网教育企业,杭州铭师堂18年来始终扎根教育一线,坚持“赋能学校,培养学生”的理念,用技术的力量助力全国高中教育创新实践。未来,我们愿继续做“懂教育的互联网伙伴”,与各位校长携手,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一、教育名家共话教育未来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督学褚宏启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展开分享。李政涛主任提出,数智化需贯穿全学科教学实践:“人工智能赋能艺术教师的教;人工智能赋能艺术学习的学;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褚宏启教授强调智能化技术对教育生态的系统性革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治理方式和手段的智能化,以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执行力。”两位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需兼顾“微观教学创新”与“宏观治理升级”,方能真正释放技术赋能教育的全域价值。
二、教育数字化赋能高中创新发展
作为一家深耕数字教育18年的企业,杭州铭师堂始终坚定用技术的力量助力全国高中教育创新实践。论坛期间,130多位校长走进铭师堂,沉浸式体验数智教育新生态!在“互联网教育体验中心”和升学e网通事业部,校长们与升学e网通教研老师、研发人员展开深度对话,切实感受公司在教育数字化领域中“赋能学校,培养学生”的理念和实践。在随后的现场互动环节,主持人围绕杭州铭师堂的相关问题与校长们互动,这一互动不仅点燃现场思维碰撞,也为后续的主题演讲铺垫焦点。


杭州铭师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华锋在主题演讲中,以“从农门学子到教育创业者”的个人经历为引,回溯了铭师堂18年扎根教育科技的初心。他表示:技术不是目的,而是通向教育理想的桥梁。谈及企业精神,赵董以“三个永远坚持”定义铭师堂的文化基因——永远坚持理想主义,永远坚持信守契约,永远坚持有情有义。他引用任正非“唯有文化生生不息”的论断,提出“少年特质”铸就了铭师堂的组织性格。

赵董以李政涛教授“技术赋魂”的观点收束演讲,重申铭师堂的终极目标: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培养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批判之思维”的新时代少年。现场多位校长表示,这场演讲既呈现了数字化工具落地的实战经验,更唤醒了教育者“以技术守护人性”的深层思考。

浙江省玉环中学校长赵顺法以《笃行致远,惟实励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玉中行动》为题,从办学概况、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模式变革等方面,分享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战略举措与创新行动。他提出"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温情的教育",强调营造有温度的环境、打造有温度的管理、创造有温度的课堂,展现玉中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中的温情追求与务实行动。在“周末双休”背景下,他强调学校构建"5+2"自主学习体系,通过分层式学习资源和数字化手段,让学生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培养自我规划与深度学习能力。
三、深话“拔尖”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重庆市巴蜀中学与杭州第二中学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积极探索,各施良策,成效显著。重庆市巴蜀中学教育集团督学周刘波深刻指出:“一所学校的变革贵在行动,难在观念,赢在坚持。其实比行动、观念、坚持更为迫切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教师专业性的提升,为拔尖人才培养筑牢根基,确保教学质量与引导水平的稳步提升。


杭州第二中学副校长陈钧则秉持多元并重的培养理念:“既重视知识深度,也重视夯实基础;既重视个体钻研,也重视团队分享;既重视学术建构,也重视心理建设。”这种全方位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扎实学识的同时,兼具良好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两校虽路径有别,但皆以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在教育实践中精耕细作,为与会校长提供宝贵经验,有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四、高中高质量提升的“绵阳样板”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罗小兵与四川省绵阳中学副校长赵志明,共同勾勒出高中高质量提升的“绵阳样板”。罗小兵所长强调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校长是关键,是核心;校长出思想,出理念;校长总指挥,谋战略。”强调校长引领对学校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赵志明副校长则聚焦发展路径革新,提出从无序到有序、粗放到精细、单一视角到多维思考、外延式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推动教育向优质、内涵方向进阶。“绵阳样板”的独特价值在于“双向发力”:既以校长领导力为引擎,驱动学校战略规划与理念革新;又以发展模式转型为抓手,实现教育质量的深度提升。这种理念与实践的融合,为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范式,印证了通过强化引领与优化路径,可实现教育“整体提质”的新跨越,绘就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五、开眼看未来
论坛尾声,校长们走进阿里巴巴,沉浸式感受阿里云的科技魅力。杭州铭师堂自2022年起与阿里云(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三年来,双方基于阿里云强大的算力底座与智能技术,持续深化教育数字化合作,为学校数智化转型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校长在阿里云展厅沉浸式感受新质生产力核心理念与创新成果。主题报告环节聚焦前沿人工智能,提出“AI不是取代教师,而是增强教师”,并阐释其三大核心价值:Capacity(能力延伸)、Creativity(创意激发)、Collaboration(协同进化)。这一理念彰显阿里云在教育创新中的角色,借助技术助力学校数字化管理与精准教学,推动资源共享,为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展现了AI与教育融合的广阔前景。
尾声
“钱塘胜景迎嘉客,教育新思汇杭城。”本次论坛以“务实、有用、深度、思想”为航标,名家灼见与实践真知相互激荡,数字浪潮与教育理想彼此交融。李政涛教授的“教育未来学”哲思,褚宏启教授的“拔尖人才培养”实践,赵华锋董事长“科技重构教育生态”的铭师堂探索等9场报告,让我们看到传统育人智慧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这些理念和思想就像钱塘江的众多支流汇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当技术的翅膀与教育者的情怀紧密相联,必能在时代洪流中擘画教育优质均衡的新画卷,让每一份求知热忱都能在数智与人文交织的土壤中生长,引领教育向着更富生机的未来稳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