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
4月18日,青岛第五十三中学三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崂山书院,开展以“香囊盈袖壶矢寄情 古韵拾趣”为主题的春季研学实践活动。在春意盎然的崂山脚下,同学们步入古色古香的徽派园林,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触摸历史脉络,感悟中华传统之美。




“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香囊,今天自己动手才发现,小小香囊藏着这么多学问!”活动首站,学生们在指导下学习香囊制作。从选布、缝制到填充艾草、串珠结穗,每一步都需耐心与巧思。“艾草能驱蚊安神,古人随身佩戴香囊既是装饰,也蕴含养生智慧”,传承人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们将亲手缝制的香囊系于腰间,清幽药香随风浮动。



“投壶不仅是游戏,更是古人修身养性的方式,礼与乐的精神就藏在这样的细节里。”在投壶竞技场地上,木矢与铜壶的清脆撞击声此起彼伏。学生们分组体验春秋时期士大夫宴饮的礼仪游戏,从最初的屡投不中到逐渐掌握“正襟、凝神、稳腕”的诀窍,现场欢呼声不断。


“让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是研学最大的意义”,崂山书院作为传统文化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可触摸的历史课堂”。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非遗进校园”项目,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