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陈培闯 通讯员 陈惠莉
从精密编程到机器人协作,从算法优化到策略制定……4月12日,新乡市通过举办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在AR视界算法、机器人挑战赛智慧物流等22个人工智能比赛中大展身手。


在智慧物流比赛现场,小选手们按照比赛要求,操控着机器人识别货物位置,精准运送至指定仓储区,并完成码垛任务。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像这样熟练应用机器人技术、编程逻辑与团队协作能力的项目,共有22项,吸引了1500支队伍参赛。
“我最喜欢赛项的机械结构设计,虽然每次都会碰到很多问题,但是在不断改装过程中,能够陆续实现我想要的功能。”参赛选手杨俊臣说在完成比赛的得分任务后,非常有成就感。
在准备期间,新乡市红旗区种德小学学生任威名遇到了很多问题:“爪子上架的时候容易卡到机子上。通过老师讲解和我自己的实践,终于克服了困难。虽然没有拿到好的成绩,但是我会好好努力,争取下次比赛拿到更好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本次实践活动既考验学生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能力,又侧重于参赛队伍的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项目的评审,除了基于作品的完成度和规范性,进行评分外,还重点关注了参赛作品的创新性技术难度与实际应用价值。
“在赛项上,设计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的结合,不仅需要解决技术难题,还需要现场答辩展示他们的设计思路。在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的项目中,我们欣慰欣喜的看到,学生们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字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美感与生动的作品。”新乡市第26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裁判长王国军告诉记者。
近年来,新乡市以构建高质量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为核心,积极推进智能教育专网建设,全面提升师生科技素养,努力探索科技创新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发展新模式。

在活动开幕式上,新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曹祖臣表示,新乡市是省首批人工智能试验区,12所学校获评“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67所学校被认定为河南省数字校园标杆校,在全省率先实现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全覆盖。

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主任孙家栋宣布现场赛开幕

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主任孙家栋,新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曹祖臣,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副主任仝志贤,新乡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张连菊,河南省教育技术评价应用部主任李燕出席活动开幕式。
编辑:陈培闯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