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艳,风柔香飘浓。4月中旬,在市园林绿化中心与中心城区、市直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下,2025年中心城区春季月季种植工作全面收官,建设者以南阳这座中国月季之乡为画布,274万株月季为笔墨,浓墨重彩绘就了一幅“城在花中、花在城中”的优美生态画卷。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种植古桩月季739株、树状月季4.44万株、地被月季254.8万株、藤本月季14.7万株。其中,市园林绿化中心主导完成96.7万株种植任务,覆盖18条月季大道、680个景观节点、2万米月季花墙、40个月季庭院及8条内河月季花廊,月季种植规模与景观效果再上新台阶,为在我市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月季博览会增添浓重一笔。
高位推动
打造靓丽生态名片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月季产业发展,以“世界月季名城”建设为目标,统筹推动月季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城市月季景观建设更是重要内容。

今年年初,市政府出台《南阳市2025年中心城区月季名城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地域文化特色,选定抗病性强、花期长的本土月季品种,因地制宜营造沿街有亮点、停靠有看点,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景观效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副市长经常深入实地现场调度,随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高位推动下,承担任务的市园林绿化中心、市城市管理局、市投资集团、市铁航文旅体投资集团和卧龙区、宛城区、高新区、示范区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组成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通力配合、协调联动,强力推进工作落实。
市园林绿化中心严把设计关、质量关、进度关、管养关,组织专业技术骨干深入实地现场指导,对苗木种植进行全时段、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监控,要求各责任单位组建专门的养护管理队伍,扎实做好月季种植后期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月季长势良好。同时,与其他参建部门高效推动种植进度,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压茬推进,3个月内完成中心城区274万余株月季种植任务。
满城花开
绘就出彩城市景观
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随着气温回升,树状月季、大花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地被月季争相怒放,这些装点于城市各处的精灵正以各种形式凸显城市之美。
“两站一场”花迎客——高铁站、火车站、飞机场是我市重要对外“窗口”,建设者在站前广场、上下匝道、贵宾通道等区域,通过散植、片植等不同种植形式及设置园林小品等,增添月季文化符号,大力宣传南阳月季,以花为媒、以花迎客,扩大南阳月季影响力,打造南阳月季名城名片。截至目前,已累计种植树状月季129株、古桩月季130株、地被月季19630株、月季花柱12株、月季花墙63米、月季置顶花箱1050米、月季造型拱门6组12个、月季心形造型组合9组18个。
桥梁变身“空中花廊”——学习借鉴杭州、郑州先进经验,选用自洁性、抗病性、复花性、景观性强的月季品种,运用立体绿化技术,设置花箱,在中心城区南阳大桥、光武大桥、淯阳桥实施月季立体种植。截至目前,三座桥梁悬挂花箱6128套,种植月季11604株,花叶络石1800株,细叶麦冬5856丛。
道路景观“四季如画”——以光武大道、信臣大道、仲景大道、滨河大道等18条城市主干路为重点,通过不同布局形式,增种树状、大花、丰花、微型、藤本等各类月季,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月季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月季景观大道。截至目前,累计种植树状月季12524株,古桩月季265株,藤本月季4.1万株,地被月季(丰华、大花等)49万株,其他植物77500余株。
公园游园“沉浸花海”——以月季观光园、月季展示园、梅城公园、白河游园、京宛游园、清平园等中心城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为依托,强化月季的主题应用,种植具有芳香气味的各类月季,同时设置园林小品,营造繁花似锦的花海景观。截至目前,累计种植树状月季595株、古桩月季137株、地被月季76717株、藤本月季2047株、棒棒糖月季1000株、其他植物87499株、草坪1237平方米、草花组合2157平方米。
内河廊道“水岸生辉”——充分利用中心城区丰富的水系资源优势,沿内河沿岸广泛种植月季花墙、月季花球、月季花海等,营造贯穿中心城区的八条水岸月季景观廊道。市园林绿化中心承担白河、护城河廊道月季种植,截至目前已累计种植树状月季1113株、地被月季18万株,增添月季拱门造型3个、月季花瓶造型15个。
同时,建设者对市区范围内的护栏、挡墙等开展立体美化,打造缤纷花墙;在道路节点、白河绿道部分节点、文博景点、商业街区等区域进行绿地升级改造,设置园林小品,丰富月季元素,打造游人可以驻足观赏、拍照打卡留念的月季观赏“引爆点”。
种管并重
铸就绚丽精品工程
月季景观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前期选苗种植与后期修剪养护缺一不可。
为打造精品工程,市园林绿化中心在选苗、运输、种植三个环节上下足功夫。选苗时,专业人员精挑细选,积极引进花期长、造型佳、长势优的优良品种,确保每棵苗木都健康茁壮,要求古桩月季树干苍劲有力、古朴典雅;运输中,采用专用包装,细心呵护,避免根系受损;种植时,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分层填土,精心修剪,力求每一株月季都能达到最佳观赏状态。
开沟、施肥、覆土、浇水……2—3月份,中心城区月季施肥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市园林绿化中心不仅规范了施肥顺序,更根据树状、造型、藤本、地被月季的不同生长习性,制定了差异化施肥方案,确定了每种月季的施肥量和方法,302吨有机肥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被施入花田土壤,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施工质量评比,全面提升城市月季景观品质和效果,确保市民在盛花期能欣赏到姹紫嫣红的月季盛景。
4月中旬,面对我市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旱情严重的问题,市园林绿化中心迅速行动,组织各管理所职工全员上阵,投身抗旱保绿工作,全面打响抗旱浇水攻坚战,日均出动300余人、浇水车辆100余台协调配合,对中心城区的道路、公园游园及绿地展开全方位浇水灌溉,每日浇水量1000余吨,全力保障各类绿植苗木免受干旱威胁,以最美姿态迎接第三届世界月季博览会的举办。
“坚持种管并重,不断提升精细化管养水平,确保‘种一片、活一片、美一片’。”市园林绿化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良表示,中心将继续抓好日常管护,做好浇水、打药、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经常性工作,确保月季长势良好,形成月月有花开、四季花常在的城市景观。
从“月季之乡”到“世界月季名城”,我市正凝心聚力,在“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中,迈出生态与人文共融的坚实步伐。如今,漫步南阳街头,绽放的不仅是月季的五彩缤纷,更是一座城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第三届世界月季博览会的举办,南阳必将以花为媒,向世界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与人文底蕴交织的南阳画卷。
全媒体记者 / 赵洋 谢康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