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行,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67家企业参展,百余款新品首发首秀,广阔的中国市场,开放磁吸力强劲。
云南省商务厅精心组织,15家滇企亮相,以“云品出滇出海 彩云市集”为主题,与各方开展对话。天高海阔、暖风吹拂,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会上消费热、合作热。

今年,各国客商和云南的对话,从一粒豆开始。
“云南咖啡是代表中国的。量‘豆’定制、延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普洱爱伲庄园咖啡有限公司的展位,各国客商络绎不绝。企业的主打产品“雨林瑰夏”咖啡豆,2024年国内外销量持续攀升。凭借浓郁的茉莉花香、奶油感和茶感,这款豆子在消博会也俘获了不少咖啡爱好者味蕾。
爱伲咖啡质量总监李燕介绍,企业近年来坚持“从种子到杯子”打造咖啡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在挂耳咖啡、咖啡果皮茶等产品上持续创新,同时拓展旅游、研学、教培基地建设,推动“咖啡+”产业融合发展。今年,还启动电影项目《瑰夏》,将镜头对准爱伲咖啡庄园,讲述云南咖啡的故事。

一朵菌,为对话添滋味。
“云南的菌子很有名,我们常常网购。‘菌子+饼干’这个搭配,有创意,更方便购买和携带。”一位泰国客商在云南展区被菌子“圈粉”,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这份带着云南山野、创新气息的特产。
饼干品牌方“大地物源”市场部专员叶玖介绍,松茸饼干采用了香格里拉新鲜松茸,由美食家、星级酒店厨师提供创意配方,把控品质。“我们多次参加巴黎、新加坡的国际食品展会,以及各地咖啡节、面包节等活动。多样化消费场景,让云南好物走向世界。”他说,在过去一年的“出海”推广中,东南亚、日韩、欧洲消费者对菌子做成的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未来企业也计划把松茸饼干、多味牛肝菌酱等创新产品与各国当地料理结合,制作融合料理、冷餐、开胃菜等,让这朵云南菌以新模样走向更多国际餐桌。

一条线,串联美和“潮”的对话。
彝绣,是消博会的“老朋友”,也是国际舞台的常客。一条条彩线、一个个飞鸟、山花的精美图案、一款款别致的产品,是云南人对自然浓烈纯粹的热爱,也是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张文化名片。
笔记本、车载香薰、腋下包……纳喜文化的彝绣展台,美和创意是吸引客商驻足的关键词。
“国外客商询问最多的是这款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茶台、茶点盒。产品纹样源自故宫文化,云南绣娘用彝绣斑斓的丝线,进行了全新演绎。”纳喜文化办公室主任崔彩仙自豪地说。
这样的创新并非易事,自去年启动项目以来,仅包装设计就修改了三四轮。“每次修改,都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现代化表达的学习和理解。挑战很大,但也激发出古老彝绣的更多活力。”
近年来,纳喜文化不断尝试“非遗+”的创新路径,以跨界合作,拓宽产品边界。“今年我们与美妆品牌携手推出了‘晨暮’系列口红。产品还搭配手工刺绣的口红包,在设计中融入了云南晨曦与暮霭之美。”她说,来到消博会,看到各类消费新品,自己和团队也有了更多思考。希望继续创新,探索更丰富的表达形式和合作方式,让彝绣从传统走入现代生活,把云南人的这份热爱,也通过绣品传递给世界。
云南网记者 郭瑶 韩成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