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车辆 公司 银行 企业 自己的 万元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合成生物产业现状如何?多地布局专业园区抢抓风口

转自:上观新闻

“合成生物学共享实验室一天起租”“挑菌仪的‘效率革命’,从手工到AI的跨越”,会场出入口的立式海报,内容抓人眼球;1万平方米展区内,参展方近百家,既有省内及北上广深等地的企业,也有南京生物医药谷、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广东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园区,人们三五成群在展位前、过道中交谈;同步举行的六个分论坛上,观众不时举起手机,拍下演讲者的分享内容……3月31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南京江北新区见识到“2025第三届合成生物学产业博览会”的热度。

去年、今年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生物制造已经成为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之后,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又一个重要抓手。合成生物技术是生物制造的核心驱动力,2023年11月江苏确定的十大成长型未来产业中就包括合成生物产业。江苏合成生物产业现状如何?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进行了调研。

新兴赛道,引得企业争相进入

3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常州市新北区的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在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十几块展板介绍入驻企业及其技术、产品,展出用菠萝渣、咖啡渣做成的生物基皮革拎包、添加生物方法所制甜味剂的饮料、经过基因编辑获得更高蛋白质含量的玉米种子等实物。在该公司建设的中试平台,工作人员查看电脑上的监测数据后,调试发酵罐上的蒸汽压力阀门。“罐子里在灭菌。灭菌之后再放入新的菌种,开始新一轮繁殖。”带领记者参观的工作人员周浩说,“这里的11组发酵罐,小的500升,大的2万升,可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正在使用该中试平台的昊禾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去年6月开始搭建生产线、10月投产、年底即有产品销往美国,创下令人称道的发展速度。同一个园区, 常州峪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00平方米厂房内,百吨级生产线正在调试。常州峪兰生物总经理张大桥介绍:“这里是上海智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首个生产基地,力争上半年投产。我们用‘AI+酶催化’的方式,制造高端食品添加剂香兰素。”

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引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从事中间体和原料药、人类营养原料、动物营养原料生产,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苏州工业园区。公司CEO谢新开曾在美国合成生物企业工作,后于2015年创办引航生物。10年来,该公司完成D轮融资,研制出十几个合成生物技术产品。谢新开说,合成生物技术不仅带来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过程,而且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赢得市场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告诉记者,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启“造物”新时代的前沿科学。如今,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食品、农业、消费品等领域应用,在国内形成四处开花、蓬勃发展的产业态势,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闯荡江湖”。

的确,这条新兴赛道上,既有引航生物这样年研发投入超过4000万元的成熟企业,也有不少“90后”甚至“00后”创办的初设公司。在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孵化的江苏华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年5月才成立,以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微生物色素为发展方向。十来个年轻人一方面利用科技园内的设备开展试验、优化技术,另一方面与制造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洽谈,寻找合作伙伴。公司创始人朱文俊信心满满:“非常看好合成生物产业的前景。”

布局园区,促进产业集聚成势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不断加码。江苏多地规划、建设合成生物产业园,全力促进产业集聚成势。

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占地130亩,由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区及南京师范大学共建,2023年10月正式开园。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最早的入驻者,也是园区运维方之一。黄和笑道:“当时选了园区最靠大门的楼,当门卫来了!”经过多方努力,一期22栋楼中,如今仅有一栋楼尚在客户选择阶段,其他的都在“门卫”见证下逐渐填满,集聚起脂禾生物、昊禾生物、赛桥生物等60多个、总投资规模120亿元的优质项目。马路对面,二期七栋楼预计5月交付。

据常州市新北区科技局统计,至去年底全区共有61家合成生物企业,产值达80.52亿元。3月25日,“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合成生物产业服务专场在新北区举办。现场签约10个重点项目,涉及蛋白合成、生物材料、环保装备等细分领域,签约金额超过30亿元。作为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合成生物)主承载区,新北区在合成生物产业集聚上又迈了一大步。

2023年,常州在省内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定下到2027年全市合成生物产业产值过千亿元的目标。该市现有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等三个合成生物专业园区。今年的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合成生物“一城三园”建设,转化落地更多科技成果和人才项目。

去年,无锡出台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并将合成生物列为当地“465”产业集群的未来产业之一。记者从无锡市科技局获悉,去年全市合成生物规上企业20家,营收38.9亿元,同比增长12.2%。无锡也在加快建设专业园区,如无锡高新区的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预计今年竣工,无锡锡山合成生物产业园已交付使用,滨湖区的峰影合成生物装备产业园启动建设,宜兴市在规划建设康美合成生物产业园。这几个园区各有重点、错位发展、有序竞争。

行稳致远,既夯基础也破障碍

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处于快速追赶阶段,相关源头创新技术多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已形成深圳、上海、天津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加强创新策源,方能实现产业引领。江苏正着力打造合成生物产业的创新策源地。江苏省三大基础科学中心之一、2023年底成立的江苏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为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江南大学共建,由应汉杰、黄和、陈坚等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

人才关系合成生物产业的未来。南京师范大学申报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时,黄和亲自上场答辩。作为全国第三家、长三角首家开设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迎来首批合成生物学本科生。“江苏要把合成生物产业做大,既要筑巢引凤,也要施肥养苗,也就是培养人才。”黄和对学生寄予厚望,“目前,合成生物博士生缺乏,我们就从本科生抓起,把本科生当成硕士生培养,把硕士生当成博士生培养,让他们成为合成生物领域的创新人才。”

不久前,《苏州工业园区加快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对外发布。苏州工业园区将重点聚焦生物医药、食品、生物基材料、生物制造设备等方向,强化产业源头技术创新,支持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及高校院所加大力度布局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重点突破生物制造核心使能技术、产业关键技术、重大颠覆性技术和国产替代技术。

合成生物技术向终端产品延伸,培育更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各方需形成合力,尽快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张大桥告诉记者,该公司的酶法香兰素产品已取得美国相关认证,可进入美国市场,但还无法在国内销售。原来,在现行国家标准中,食品添加剂类别的香兰素,是基于传统原料和化工工艺,未包含合成生物技术工艺,而该公司的香兰素产品,以食品阿魏酸为底物,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对照现行国家标准,无法在国内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

记者获悉,3月25日在新北区举行的合成生物产业服务专场,专门收集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由工信、发改、科技、卫健和生态环境等多个省级部门对接,帮助协调解决。张大桥反映了企业的诉求,希望有关部门推动相关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的修订。

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加快技术攻坚、标准规范制定、应用场景挖掘,风口上的合成生物产业将“合成”更多惊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程晓琳 文/摄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江苏合成生物产业现状如何?多地布局专业园区抢抓风口

    转自:上观新闻“合成生物学共享实验室一天起租”“挑菌仪的‘效率革命’,从手工到AI的跨越”,会场出入口的立式海报,内容抓人眼球;1万平方米展区内,参展方近百家,既有省内及北上广深等地的企业,也有南京生物医药谷、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广东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园区,人们三五成群在展位前、过道中交谈;

    2025-04-05 22:41:00
  • “工会搭台”助推甘肃临泽县特色优势产业升级

    中工网讯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总工会秉持“工会搭台、企业唱戏、职工受益”的工作思路,深度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为产业升级与人才培育注入强大动力。“中国枣乡”临泽,凭借独特的地域优势,红枣产业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为推动产业升级,县总工会积极作为,围绕解决制约全县企业转型升级

    2025-04-05 11:03:00
  • 云南文山持续培育产业新优势

    来源:经济日报本报昆明4月4日讯(记者管培利、曹松)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依托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强州三年行动,不断壮大重点产业集群,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新优势,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去年,文山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增速居云南省第一

    2025-04-05 06:46:00
  • 江苏海悦康申请制备长春新碱杂质的方法专利,反应收率较高

    金融界2025年4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海悦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制备长春新碱杂质的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751484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备长春新碱杂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长春碱(Vinblasti

    2025-04-04 21:14:00
  • 精准核算碳排放助绿色转型

    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如何监控?碳足迹又如何有效管理?目前,一些地方和重点行业已经进行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走进位于国网江苏电力

    2025-04-04 09:52:00
  • 江苏中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4月3日,高企认定官网披露对江苏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第二批补充备案的公告,江苏中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在列,证书编号GR202432018996,发证日期为2025年4月3日。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江苏中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盐城市,是一家以从事通用设备制

    2025-04-03 22:23:00
  • 江苏中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4月3日,高企认定官网披露对江苏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第二批补充备案的公告,江苏中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列,证书编号GR202432018962,发证日期为2025年4月3日。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江苏中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徐州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

    2025-04-03 22:23:00
  • 从茶园到茶杯,“沉浸式”教学重塑产业格局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六堡茶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如何提升?”“大宗采购客户提出的定制需求该如何系统对接?”3月2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2025年度首期六堡茶产业质量提升培训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教学正在上演。当天,为深入推进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工作

    2025-04-03 21: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