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通过夯实精准服务根基、提升松绑提能实效、锻造精锐卓越队伍、凝聚全民参与合力,齐心协力共解基层治理难题,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聚焦党建领航,夯实精准服务根基。调整优化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27个成员单位组成7个专项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2次,协调各方力量研究解决基层治理重点问题13个。全面推行“包抓领导+共驻共建单位+社区党组织+居民群众”四方联动社区治理模式,30名县级领导“一对一”包抓14个社区52个网格,142个共驻共建单位认领共驻共建项目313项,形成了上下联动治理体系。建立“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院落楼栋”网格化体系,优化网格404个,党组织书记、党小组组长等兼任网格长,配备专职网格员448名,实现党建、治理、服务“多网融合”。
聚焦减负增效,提升松绑提能实效。研究制定村(居)组织依法履职、协助政府工作和负面事项3个清单,全面建立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严格事项准入,实现基层权责一致、责能一致。常态化开展“滥挂牌”整治“回头看”,共规范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牌5类72个、清理7类756个,基层治理环境有效净化。制定下发《民乐县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居)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村(居)务公开内容、形式及时限常态化督导检查,村(居)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印发第一、二、三批甘肃省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统一规范出具证明事项办事指南和具体样式,村、社区出具证明数量同比减少44%。
聚焦强基固本,锻造精锐卓越队伍。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不少于18人的标准,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13名、未就业大学生到社区岗位服务人员21名、大学生村文书23名,切实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出台《民乐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分层分类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前培训,2025年报名人数较往年提高20%。成立志愿服务队737个、注册志愿者58714人,形成“1+12+8+N”志愿服务模式。
聚焦多元共治,凝聚全民参与合力。开展镇、村(社区)常态化制度化基层议事协商,深化推广“板凳夜谈会”“邻里小院”等典型做法,共开展基层议事协商500余场次,化解家庭邻里矛盾1300余件,化解率达98.6%。紧盯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有效整合组织、交通、工会等各方力量,建成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2处,“快递小哥”“先锋司机”等群体逐步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研究制定《民乐县街乡共建、社村共治联动治理方案》,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阵地,建立共治平台,形成阵地共享、服务共联、活动共办、矛盾共调的社村治理服务新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办事“两头跑”问题。
编辑: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