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车辆 企业 银行 万元 自己的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南省公开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

2024年5月9日—6月9日,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南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形成了《云南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8月20日向云南省进行了反馈。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督察进驻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群众举报件等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典型案例通报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立即提出整改要求,多次现场调研督导问题整改;督察报告反馈后,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及时研究制定《云南省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和组织保障。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要求,现将《整改方案》予以公开。

《整改方案》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进一步压实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按照尽力而为、实事求是、坚决整改的要求,以“刮骨疗毒”的整改态度、“抓铁有痕”的整改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全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美丽云南建设,切实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按照“坚持最强政治担当、坚持最严整改标准、坚持最实整改措施、坚持最大整改力度”的原则,《整改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的工作目标。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全省上下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更加凸显,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新发展理念更好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对督察通报的典型案例、督察报告指出的问题和督察交办的群众举报件,逐一编制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高质高效抓好各项整改工作。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7年,全省地表水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左右,重点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居全国前列,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0.5微克/立方米以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四是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国土空间格局更加科学有序,全省“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持续稳固,生物生态安全防线进一步织密织牢。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五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症结、关键环节,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打好政策协同、责任落实、法治保障、市场服务、科技支撑、考评督察、宣传教育“组合拳”,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不断夯实,生态环境机构能力建设和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大生态大环保”格局加快形成。

对督察报告指出的问题,《整改方案》逐个明确整改实施主体、验收单位、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形成了整改任务清单,提出了4个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坚定性。把督察整改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过硬的立场、品质、能力、意志,持续解决突出问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进落实,确保整改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加快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聚焦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生态旅游、绿色环保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严格落实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要求,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探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实现增绿与增收并进。

二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呵护蓝天白云。全面落实《云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快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扎实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大餐饮油烟、恶臭异味扰民问题解决力度,着力推进噪声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力保护清水绿岸。扎实推进重点高原湖泊“三治一改善”,抓实高原湖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入湖河流和沟渠整治、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蓝藻水华防控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劣Ⅴ类水体脱劣攻坚,推进长江(金沙江)、珠江(南盘江)等六大水系综合治理,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护饮水”三年行动,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力守护良田沃土。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动态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严格准入管理;严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环境风险;实施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建设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强化“一废一库一重”等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加强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健全责任体系和联动机制。

三是切实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典范;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严密防范生物生态安全风险。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亚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贡山、哀牢山国家公园和西双版纳、昆明国家植物园申建工作;健全生物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建设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有害生物防治和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管理。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大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洱海流域“山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自然岸线保护与修复力度,恢复金沙江被侵占河道、岸线生态功能;加强在建及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四是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尽快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任务,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和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加强市政管网末端排口污水溢流整治,对已停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制定全省及各州(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出台云南省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建设,建立完善全过程监管体系。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区域环境监管。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生态破坏和环境违法行为;强化重点行业企业污水治理及排放管控,提升磷石膏、冶炼渣、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涉重金属、化工、尾矿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跨境跨界河流等重点领域和区域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做好地方性法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以良法保障善治、推动发展;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体系,强化整改成效评估和结果运用;突出科技支撑和数字赋能,加快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健全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支撑保障能力。

为确保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整改方案》明确了4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省委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整改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推进和督促落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等职能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跟踪问效。二是严格整改要求,健全整改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既紧盯反馈问题整改,又举一反三排查整治重点区域、流域、行业、领域类似问题,确保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成效不达标不放过;健全问题发现、反馈、解决、评估闭环运行机制,持续放大整改综合效应。三是严明纪律要求,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督察组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以及失职失责问题突出或因督察整改不力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四是拓宽宣传渠道,加强舆论引导。加大督察整改宣传力度,在全省各级各类媒体对典型案例及重点问题的整改成果和成效进行宣传报道;加大对督察整改正面典型的培育和选树力度,充分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努力营造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

云南省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牢扛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走好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七彩云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以实际成效向党中央和全省各族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整改答卷,奋力谱写好美丽中国建设云南新篇章。

来源 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刘超

相关文章
  • 严查形式主义、“一刀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切实为基层减负

    当前,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推进中,目前已完成三批对部分省份和央企的督察。在这个过程中,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一个突出亮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地方为应对督察,搞集中停工停产停业,或采用“运动式”的整改方式,督察要求,严防形式主义和“一刀切”问题,切实为

    2025-04-26 15:29:00
  • 云南省公开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

    2024年5月9日—6月9日,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南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形成了《云南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8月20日向云南省进行了反馈。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督察进驻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群众举报件等问

    2025-04-26 10:41:00
  • 尹弘深入信江和鄱阳湖区域开展巡河巡湖工作

    原标题:尹弘在开展巡河巡湖工作时强调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力确保河湖安澜百姓安居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魏星报道:4月25日,省委书记、省级总河湖长尹弘深入信江和鄱阳湖区域开展巡河巡湖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

    2025-04-26 09:40:00
  •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4)》发布

    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昨天(25日)发布《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

    2025-04-26 09:14:00
  • 开源先行、生态共赢,同盾科技以科技赋能,共绘行业发展新篇章

    数字浪潮奔涌而至,决策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产业革新的核心引擎。在这场关乎未来的技术竞逐中,同盾科技以自主创新为锚点,构筑起涵盖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知识图谱、联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完整生态体系。作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同盾科技始终聚焦决策智能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的创新突破,技术版图已延伸至实时计

    2025-04-25 09:27:00
  •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积极作为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本报记者 蔡美萍作为2018年设立的江苏省唯一一家综合类公平贸易工作站,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持续优化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建立起“发布预警信息、跟踪数据动态、组织通报评议、开展公益培训、研究应对专题、定制技术服务”等多途径的综合性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机制。在线上,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依托江苏省

    2025-04-24 12:48:00
  • 共享无人机亮相昆明 市民扫码体验

    2025年4月21日,市民体验共享无人机。近日,云南省昆明市首批共享无人机在月牙潭公园投放。市民扫描机柜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租赁流程,通过手机就能操控无人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2025年4月21日,共享无人机吸引市民前来体验。近日,云南省昆明市首批共享无人机在月牙潭公园投放。

    2025-04-22 17:08:00
  • 打造“‘项’往云南”活动品牌 促项目投资合作

    掌上春城讯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以“‘项’往云南”为主题,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打造活动品牌,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通知明确了推介项目领域,分别为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

    2025-04-22 15:40:00